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详细内容
集约化模式研究主件材料
发布时间:2011-9-13  阅读次数:2625  字体大小: 【】 【】【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小学教师继续

教育专项研究重点资助课题

课题批准号:XJK08JJZA010

课题主持人:郝绍华(高级讲师、常宁市教师进修学校)

主要研究人员:郝绍华、伍艺凭、胡彦新、胡小军、唐永红、雷向林、贺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实效的

集约化模式研究主件材料

 

 

 

20119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实效的

集约化模式研究报告

绍华伍艺凭、胡彦新、胡小军、唐永红、雷向林、贺 

 

  :本课题是以情境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学习共同体理论为基础,运用集约化思想,构建集团化、精细化和内涵式的教学、管理和评价的运行机制。本研究以全新的教师队伍结构模型(宝塔结构)诠释了教师队伍和谐发展理念,使分级分层培训有科学的定位,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导航仪;以激发教师的学习内驱力出发点,构建以选定问题、炒热聚焦、专家引领、反思导引为程序的导学模式,全面提高培训实效;以追求质效内涵为目标,构建“评价三对象,注重质与量,结果三运用”的评价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规模教师培训提供了低成本的路径,由此产生远程教师培训成为当今教师培训的主流形式。20075月,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在提高农村地区师资教育水平的作用。远程教师培训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的局限,为教师提供了公平的学习机会;冲破了培训者主宰一切的传统樊篱,让学习者自主选择和安排,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摒弃了“一刀切”、“一锅煎”的做法,让教师在个别化学习中,实现专业发展。然而,在现实的远程培训中,也依然有许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

其一,远程网络能为农村教师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多,各地区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统一、预设的学习资源难以满足教师学习需要,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差异性。这种资源不与区域性的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是难“接地气”,难以激发教师学习的内在动力。

其二,现实的远程网络培训,通常是理论的学习,知识的拓展和方法的推介。这些学习当然是必要的,但局限于这些是难以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改革产生实际性效果。教师培训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航标和助推剂,一是教师培训要与农村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参训教师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以致用。二是教师的素质是一个整体,教师培训不仅要丰富知识、改善技能,更要修炼职业道德和提升职业境界。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境界是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因。然而,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规律,与其工作环境、教师文化、学校管理和教师对职业认识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依赖单一网络培训难以引领教师道德水平和职业境界的提升,必须通过当地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等进行优秀品行的倡导、榜样的示范和学校主流价值引领。三是教师专业成长更多体现在隐性知识的获得和教育智慧的创生。隐性知识和教育智慧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发展的。良好的校本培训是其成长外部条件。

其三,现实的远程网络教师培训中,对教师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培训机构评价存在许多的不足。一是对参训教师个体的评价主要关注登陆时间,浏览网页、信息检索、BBS讨论、实时交流、电子笔记、作业等,这种数量外延式评价难以反映培训的真实效果,致使空挂视频、请人登陆、网抄作业等现象屡见不鲜;二是对组织管理机构未能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致使“做好做坏一个样”,难以激发管理者、辅导者内在动力。

因此,以现代传播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以集约化的学习资源观、精细化的过程观统领,综合构建一种县(市)区域性集团化教师远程培训模式,集传统培训、网络培训和校本培训优势于一体,是农村远程培训提高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课题界定

“集约化”原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果的经营方式。

提高农村远程教师培训实效性的集约化模式研究是以(县)市为区域,通过建立全面的教师素质观,集团化的管理观、精细化的过程观和内涵式的质效观,充分利用、开发和整合国家、省、市和本区域内的教师学习资源,综合运用网络、集中和校本等基本培训形式,依托国家、省级和本市网络平台,对农村中小学(部分的包括县城城郊学校)教师开展混合式分层分级的培训。本研究以提高培训针对性作为突破口,以精细化的过程管理为着力点,以提高培训质量、引领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核心,以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为落脚点和归宿,探索构建一个组织高效、实效显著、评价科学、受训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的县(市)区域性、集团化教师远程培训模式——集约化模式。

三、研究综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村教师远程培训成为了教育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研究热门话题。几年来,学者们以其不同的视角开展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

有的从农村远程培训的策略和方式进行研究,陕西师范大学X勇、葛文双对农村教师远程培训推进策略进行了研究。中央电化教育馆刘峰、苏继虎以现行远程培训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提出本地管理化策略。湖南省中小学继续指导中心贾腊生从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角度,提出了远程培训的境域化思想,认为县区范围内应构建“以校本为培训基础,远程教育为主要手段,教师培训机构为依托”的教师培训体系。有的从农村教师培训结构与模式进行研究,徐州师范大学汪颖从远程培训系统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农村远程回归生态的思想、理念和架构;也有的认为教师培训应注意充分发挥传统和远程培训的各自优势,西北师大郭绍青等开展了“基于网络的分级分层式中小教师培部模式研究”。安徽无为教师进修学校开展了“远程+集中+校本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探索”。也有的从管理者、辅导者职责、规范和有效性等开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洪庆根对教师导学的角色与职责进行研究。中央电化教育馆刘峰、李凤兰对远程培训管理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四、研究意义

农村教师培训集约化模式研究是集约化思想在教师培训领域的一种创新。它拓宽了教师培训的研究视野,是教师培训一片崭新的天地。本研究能有效整合、开发研究区域内教师培训的管理、辅导和学习资源,创造性构建了集团化、精细化和内涵式的运行机制。本研究以全新的教师队伍结构模型(宝塔结构)诠释了教师队伍和谐发展理念,使分级分层培训有了科学的定位,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导航仪。本研究以激发教师学习内驱力为出发点,构建选定问题、炒热聚焦、专家引领、反思导引的辅导程序,能有效提高培训实效。本研究以追求质效内涵式发展思想,构建的“评价三对象,注重质与量,结果三运用”的评价体系,能成为远程培训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五、理论依据

1.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认为学习是个体参与实践活动并提高社会水平的过程,是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事实性知识,同时还要参与真正的文化实践。教师远程培训要有实际性效果,就必需与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网络学习、集中学习和校本研修溶入一体,做到学以致用[]

2、混合型学习理论。上世纪未,正当e-Learning(网络化学习)风靡全球之际,一种崭新的学习策略——混合学习,在国外的跨国企业培训界应运而生。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本研究就是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以便进一步优化培训效果[]

3、传播理论。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在这些事物之中;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应用和修改这些意义。伴随着“感知——理解——应用”的认知心理过程,教师在参加培训和自主学习的互动中通过协商、讨论、评价与公共意义达成一致。在“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的过程实现着专业发展[]

4、学习共同体理论(learning community)。一个学习共同体是指学习者和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和辅导者)组成的团体。学习者和助学者在时空上,学习活动在远程培训环境中开展,培训者与受训者,受训者与受训者之间通过各种交互技术进行同步和异步的沟通,分享各种学习资源,交流彼此情感,体验各种观念,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4.终身学习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不断获取新的信息与知识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成为人们自觉自愿的选择。教师作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主导者,其学习态度和学习又能力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六、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现行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的分析,探索农村教师远程培训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掌握教学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弄清学习资源开发、整合和利用的基本要求;探索运用集约化思想,建立(县)市区域农村教师综合运用网络培训、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的混合式理念,构建一种集团化、精细化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即能大面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质量的集约化模式,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质量。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现行远程培训模式研究。通过访谈、问卷和测量等方式了解研究区域构建培训模式的基本思想和理念;弄清研究区域教师学习资源开发、整合和配置的情况;弄清研究区域培训组织管理网络系统,以及职能机构职责规范和运行绩效;弄清研究区域培训管理、导学和互动的方式及流程;了解教学、管理和个体等评价方式,着力弄清评价操作流程和评价结果的运用情况;了解研究区域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和中小学校设施、环境建设情况,以及个体学习能力情况。

(二)、基于现代网络环境的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研究。本研究主要探索基于现代网络时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特征、模型及成长规律。

(三)集约化农村教师远程培训学习资源研究。本研究一方面探索国家、省市资源怎样与本地教育改革相结合,另一方面探索怎样依据教育改革需要开发本地教师学习资源。

(四)集约化农村教师远程培训辅导模式研究。本研究是探索怎样聚焦农村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引发教师高度关注,从而激发教师学习的内在动力,引导教师主动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方法、寻找问题解决的新途径,做到学以致用,实现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

(五)集约化农村远程教学组织管理模式研究。本研究主要包括:(1)探索(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农村学校三者统一协调问题。使他们做到积极主动配合,形成集约化管理方式。(2)探索怎样充分发掘参加教师培训的动力因素,综合构建教育行政门部、教师所在学校和教师内在需要的教师培训动力机制。(3)探索培训的保障机制,综合构建经费支持、技术支持和设备支持集团化运作模式。

(六)集约化农村远程培训内涵式质效评价模式研究。本研究主探索怎样实现评价由数量外延性向质量内涵型转变,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师个体评价与组织评价方式,构建评价主体多元,信息全程、结果全面的评价模式。

七、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围绕提高中小教师远程培训的实效的集约化问题,积极做好文献综述,收集国内外已有的部分研究成果,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认真学习,为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二)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访谈和测量等方式,选择几个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远程教师培训机构进行调查和参训教师进行调查,总体上了解我国农村远程培训的状况,对各地培训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全面地把握现状。

(三)行动研究法。立足(县)市的实际情况,广泛搜集了农村教师远程培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寻找一些有效对策,实行“研究中不离行动,行动中不离研究”。

(四)、个案研究法。选取部分培训机构、农村中小学和教师个体进行个案分析,了解现代远程培训机构、中小学和教师个体对此态度、做法和效果。

八、研究过程

本课题于200811月至20094月申报立项,20095月开题论证。20095月至201012月为课题的主要研究阶段。2011年上半年为课题的总结阶段。三来多来,课题组全体成员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组织了远程教师培训调查。

1、访谈调查。

2010年上半年,课题组根据研究方案设计进行一次调查。我们选择了衡东、宁乡、宁远为实地访谈地,选择了无为和凤凰为信函、电话访谈地。

通过半年的两种形式的访谈研究,我们初步了解了:(1)培训模式。所研究的区域培训模式有两类,一类是以宁乡、宁远、凤凰和宁波等培训机构所采用的基本上是单一的网络培训,集中培训仅用开班或结业典礼;安徽省无为采用的是混合学习方式,他们开发了县级教师网络学习资源,并运用集中培训方式解决网络培训中不能解决的问题。(2)行政力运用的策略与方式。基本属于行政业务两条线:县(市)行政主管部门主要通过制订教育政策、建立奖励机制,确定培训规模,选送优秀教师参加国培、省培来实施管理。教师培训机构负责落实培训计划,与省市进行业务沟通。(3)学习资源。研究区域的学习资源开发情况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仅靠国家、省市教师学习资源;另一种开发了本地学习资源(安徽省无为),但未能通过有效途径与国家、省市资源协调一致。(3)经费与设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领导对远程培训态度不同,研究区域经费投入与设备有很大的差别。经费来源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来源于政府的教师工资1.5%的师训经费,通常是按每次参培人数由教育局拔到教师进修学校,也有的是每年一次性安排此项经费。二是教师所在校的生均5%师训经费,主要用于参训教师学习的差旅费报销。(4)辅导教师队伍和方式。所研究区域基本是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为主体,教学第一线教师为补充的组合方式。辅导方式网上答疑、布置作业等。(5)培训评价。远程网络培训评价要进行两类评价:一是教师个体评价。研究区域都以上网时间,发贴量,作业等作为评价依据,属于数量外延性评价。二是对组织组管理和辅导教师的评价。研究区域对辅导教师和管理人员评价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方式,通常以合格率为依据,有的未进行评价。

2、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教师个体学习动机、态度和学习效果,掌握教育政策、教学管理方式对教师学习的影响和学校设备条件对教师学习的影响等。我们于2009年上半年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我们以本市参培教师作为样本随机抽取对象,共发放问卷238份,回收235份,其中有效问卷207份。通过统计检验,并进行科学分析。调查情况如下:

1)样本抽取合理科学。男女教师比例适当。男占样本的53.6%,46.4%。城乡教师比例适当。作为农村为主体县级市,城区教师占24.6%,科学合理。样本包含了各年龄阶段教师。样本含盖各个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见表1)。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特征

有效问卷/

比例/

性别

111

53.6

96

46.4

位置

城区学校

51

24.6

乡镇中心学校

120

58

村小学

36

17.4

年龄

20-29

36

17.4

30-39

93

45

40-49

51

24.6

50岁以上

27

13

教龄

5年以下

30

14.5

6-15

84

40.6

16-25

63

30.4

26以上

30

14.5

2)教师学习态度、动机和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寻求教学上的帮助的68.2%,说明多数老师是想通过远程培训教学水平;迫于无奈、学了没用的占14.9%,说明行政力的运用将在教师培训中有一定的效用;为了拿继续教育学分的占16.9%,说明衡阳市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年检制度对教师培训有促进作用。学习态度,学习态度很差的8.2%,学习态度较差的41.1%,学习态度好的50.7%;学习能力,有很强学习能力的34.3%,具有一定学习能力49.8%,学习有困难的占15.9%(见表2)。

2     教师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情况统计

调查项目

有效问卷

比例/

迫于无奈,学了没用。

31

14.9

为了拿继续教育学分。

35

16.9

寻求教学上的帮助。

141

68.2

不怎么会操作,视频没看,叫人帮忙代做作业和发帖。

17

8.2

能上网操作,作业能基本完成,发贴没认真想。

85

41.1

认真看视频,结合教学实践做作业、发贴。

105

50.7

有博客,能自由在网络获取有用资料,有效运用互动方式。

71

34.3

没有博客,能上网学习,作业发贴能完成,获取资料有困难。

103

49.8

没有博客,基本能上网学习,作业发贴有困难。

33

15.9

3)教师学习资源、辅导教师和管理。学习资源、形式,满意73.9%;比较满意22.7%,不满意3.4%辅导教师,很满意42%,基本满意56%,不满意2%教学组织管理,很满意63.2%,基本满意35.2%,不满意1.6%。总体看教师对远程培训学习资源、学习互动方是满意的(见表3)。

3    教师对学习资源、教学辅导、教学管理情况统计

调查项目

有效问卷

比例/

学习资源、形式和互动方式能满足学习需要。

153

73.9

学习资源、形式基本能满足需要,但还要有更多形式。

47

22.7

资源多,不实用,形式主义。

7

3.4

对辅导教师很满意。

87

42

对辅导教师基本满意。

116

56

对辅导教师不满意。

4

2

教学组织管理认真、负责,效果好。

131

63.2

教学组织管理还可,有些效果。

73

35.2

教学组织管理不认真、不负责,效果差。

3

1.6

4)经费投入与硬件设施情况分。从设备情况看。13%学校没有上网电脑,58%的学校电脑在领导办公室,29%的学校能满足教师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习需要。从形成原因看。一是学校领导认识没到位,有电脑不上网,造成设备闲置和浪费。二是经费和设备的分配不合理。一方面是有村小学生人数少,办公严重不足,根本没有经费来上网或更新电脑设备。另一方面教育局也很少给规模小的学校配置电脑,造成分配不公(见表4)。

4    远程学习设施情况统计

调查项目

有效问卷数/

比例/

没有电脑上网

27

13

有几台上网电脑,但在领导那里

120

57.9

教师办公室有电脑,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

66

23.1

学校校园网,师生网上学习十分便利。

27

6

(二)构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支持系统。

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支持系统是教师队伍持续健康成长的一个关键。我们认为农村远程教师培训良好的学习环境支持系统应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一是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和行政管理体制,能有效激励和引导教师参加培训;二是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三是要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学辅导、管理和技术支持队伍。

三年多来,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如下几种办法,来实现良好政策导向和良好的管理体制建立。(1)当好领导参谋。为了做好领导参谋,我们一是认真学习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把握政策要求。二是搞好调查研究。课题组先剖析后几个有代表性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对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了深层分析,为构建集约化模式提供了借鉴,为争取领导支持提供科学的依据。(2)用出色的工作业绩争取领导重视。几年来,常宁教师远程培训之所以得到上级领导的关心与厚爱,与我们出色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006年我校成为“教育部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远程研修基地”,2008年我校成为全国49所示范性网络教育“教师学习资源中心”之一,2009年我校被评为“湖南省2009年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先进单位”、“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3)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通过开班典礼、常宁网、常宁教师进修学校网和各种宣传板报为远程教师培训造一个良好的论氛围。

由于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市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远程培训的政策导向和行政管理机制。教育局成立了远程培训领导小组,各中心校、中学和市直学校设有一名副校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了一个良好行政管理机制。教育局先后制订了《常宁市中小学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成立常宁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领导小组的决定》。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有效引导了教师参加培训,激发了教师参加培训的自觉性,推动了远程培训持续键康发展。

经费是远程教师培训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性因素。为了让远程教师培训的经费落实到位。课题主持人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郝绍华同志千方百计筹划经费,一是争取教育局领导重视,拔划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经费45万;二是通过办学,开源节流自筹了经费31.5万元;三是将教师远程培训费落实情况作为中小学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培训队伍是搞好农村教师远程培训的基本条件。我们认为:优秀的培训队伍首先要有一支勇于创新、思路清晰、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其次要有一支专业水平高,熟悉我市农村教育实际、具有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辅导队伍;再次要有业务素质高、乐于奉献的技术员队伍。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一是从学校中选精兵强将担任此项工作,二是加强培训,三是加强管理、奖罚分明。

三年来,由于我们不懈的努力,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辅导队伍和技术员队伍。副校长胡彦新、继续教育部主任唐永红身兼数职尽职尽责,经常工作到深夜从不言愁、不言苦。胡彦新2次获得省培“优秀班主任”,1次获得国培“优秀技术员”称号。唐永红2次获省培“优秀班主任”称号。辅导教师胡小军兢兢业业,积极主动探索远程教师培训的规律,辅导总能做到讲到点上,理在结子上,服务教师心坎上,3次被评为省级优秀辅导教师,1次被评为“国培”优秀辅导员。

(三)建立促进教师队伍和谐、持续发展主导体系。

教师队伍和谐持续发展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我们知道,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是一个多学科、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复杂体。我们要立足现实,分层定向,让各类教师能获得最快的成长。我们运用集约化思想将教师队伍发展目标设计一个宝塔结构。也就是要让宝塔顶尖的名优教师亮牌子、引路子;让宝塔中层的骨干教师当柱子,走路子;让宝塔底层的教师打底子、探路子,使教师队伍牌子响、路子广、柱子强、底子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效构建教师队伍和谐、持续发展主导体系。我们在培训过程中,采取了“两条主线”的培训方式。也就是“选培”和“专培”。所谓的“选培”就是选派部分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培训,以实现名优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良好发展,并通过他们的发展带动全体教师的发展。所谓的“专培”也就是通过“每年一专题”实现农村教师的全员培训。

在送培过程中,我们一是通过制订选拔标准,使全体教师对优秀教师产生认同感,成为全体教师奋斗目标,激发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二是选出道德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培训,让他们成为教师队伍的领头雁,以此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三是通过教师的国培、省培以传递更多的新思想、新观念,给农村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三年多来,我们先后选派184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选派1065名参加省级培训。20095月,我们组织了101名优秀班主任参加湖南省万名班主任培训。200910月,我们106名骨干教师参加了湖南省“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培训。2010年春,我们又组织了426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班主任培训。201011月,我们组织了248中小学教师参加岗位素质培训,组织137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国培”)。对于参加国家、省级培训教师我们要求在本单位做到“三有”,也就是培训前“有打算”,培训中“有感悟”,培训后“有汇报”,也就要通过他们的培训实现教师队伍中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导入,发挥他们在教育改革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我们还鼓励他们坚持在职学习,并倡导他们“读名著、学名师、成名星”,实现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持续发展。

“专培”是旨在通过专题主线,运用市级网络培训、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形式,有效地利用本市教师学习资源,实现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同步协调发展。三年来,我们一是通过市教师培训网对全市教师进行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培训;二是通过校本培训,促使教师锤炼教学,感悟教学真谛;三是综合运用网络、巡回报告和集中培训等形式推介教师职业道德典范,倡导职业新风向,提升教师职业道境界。我们先后组织了巡回报告32场,树立了师德标兵100人,推介了教书育人模范5

(四)开发了集约化的教师学习资源体系。

我市是一个农村为主的县级市,随着近年来国家、省、市教师远程培训工程的启动以及我市教育改革的深入持续开展,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教师学习资源。然而,这些资源也不是自然而然能为教师素质提高发挥作用,它具有很大的分散性、层次性和不协调性。它需要我们运用集约化的思想进行整合、协调并赋予地方性特色。也就是说,集约化教师学习资源观就是要依据教学资源的不同特点,扬长避短,系统设计,使之相互协调、相渗透,创造最佳效果。

在集约化教师学习资源构建和运用中,我们做了如下工作:(1)组织课题成员积极开发本地教师学习资源。其一,开发了教师职业道德学习资源。树立教书育人模范吕尚霞、邓宇翔。吕尚霞扎根山村小学,十几年如一日“用爱心播种,用智慧耕耘”。洋泉中心校初中教师邓宇翔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成为家长、学生和学校最信任的好老师。他们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成为全市教师学习效仿典范。我们通过巡回报告和网络介绍等方式让全市教师接受教育。其二,开发了教育改革成功经验资源。开发了本市优秀课堂教学实录46节,班级管理案例15个。其三,开发了教师成长学习资源。我们从全市优秀教师中选出了12个教师成长经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网络、会议和学习资料等形式让教师学习。其三,通过网络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教师自由地宣讲自己的教育信念,憧憬教育未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叙述对教育生活的感悟。(2)我们组织题课组成员积极运用这些学习资源。具体来说,我们一是通过国培、省培辅导教师将发贴、作业、讨论内容赋予地方特色,使之“接地气”,溶入我市的教育改革之中。三年多来,我们在国培与省培中,先后共发贴联系本地教育改革贴2600条,布置联系本地教育改革的作业题20题,组织讨论10余次。二是通过“专题培训”运用这些教学资源。三年来,我们开展了“重塑教师形象”和“返朴归真的课改课堂”等专题培训,这种针对性极强的教师培训受到了全市教师的喜爱。

(五)创立了聚焦导行法,形成了良好学术支持系统。

经过三年的探索,我们逐步摸索出了教师远程培训的聚焦导行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网络的炒热聚焦,专家疏导和引领,教师反思践行等环节,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活动焕发生命力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

聚焦导行基本程序是:选定问题,炒热聚焦,专家疏导、反思践行。在这四个阶段中,选定问题是培训起点也是培训着眼点,确定具有深度、广度的问题培训的基本保证,没有好问题就不会有好培训。炒热聚焦则是关键点,只有教师对选定的问题有高度关注,培训才会有积极、主动的参与。专家引领则是着力点,教师新理论、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学习和掌握都是在此完成的,是反思践行的基础。反思践行是培训的落脚点,教师培训的意义就在于改善教育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学以致用。具体来说:

选定问题——聚焦导行的着眼点。它强调实践取向,致力于解决农村教育改革中教师所关注的实际问题。它通过引导教师在关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新理论、接受新观点、掌握新技能、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选定问题是聚焦导行的起点,也是聚焦导行的着眼点,对于培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9年,我们针对教师职业道德滑坡,教师形象不佳的问题,选定了“重塑教师形象”作为专题。2010年,我们针对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中,重形式,不讲实效的问题,开展“返朴归真的课改课堂”作为培训专题。

炒热聚焦——聚焦导行的关键点。它是诱发教师内在学习动力,点燃教师教育激情,学会理性思考教育问题的关键。在“教师即研究者”的视野中,教师不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而是以一个“行动者”进行的。炒热聚焦就是引领教师关注身边教育事件,成为教育活动研究者,做有心人,善于观察,深入思考;以事实、经验和逻辑为依据,敢干怀疑,勇于质疑,不断变化思考问题角度,深入探究现象,勇于创新。在此阶段,我们注意了如下几点:(1)对要炒热聚焦的问题要进行反复论证,要注意问题的深度、广度和与教师发展关联度。要有实施步骤和方案。(2)教师培训机构在炒热聚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因势利导,顺水推舟,引路入境,要在热中聚焦,在炒中逐步将问题明朗化。(3)要运用多种形式,可通过网络教育社区论坛、QQ群、Blog等形式,也可通过专题讨论会、校本教研会等形式。

专家引导——聚焦导行的着力点。这是聚焦导行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师问题求证、学习新理论、树立新观念、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过程。教师的问题求证的过程并非是一马平川的坦途,而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从问题的确定到问题的分析再到问题的解决与检验是一段艰辛的过程。在求证中,教师需要进行经常性的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可以帮助教师冲破习惯和经验的束缚,让教师在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促进教师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并及时地了解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和教改信息,从而给问题求证提供理论基础。

反思践行——聚焦导行的落脚点。教师研究的问题具有实践性,是指向教育实践行为的改善,它不同于一般科学研究,“一般的科学研究惟一关注的是假设是否得到证实或证伪,假设一旦被大量的事实重复证实,或大量的观察结果一再显示原来的假设的不成立,它就意味着此项研究的终止和结题。”[]教师的教育研究具有改善教育实践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将需要采取相关的教育或教学行动改变学生的思维或其他教育问题。”聚焦导行旨在引导教师通过问题的研究和新理论学习,把问题求证的答案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把探究带进课堂,边教边研,边研边证,走的一条以研导教的实践探索之路。在此阶段要注以下几点。(1)反思践行倡导既是在培训过程中,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在此阶段,教师一是要以思考者、追问者、探究者的角色看待教育教学中的一切现象或事实,做到“在训中研”,有的放矢,让教师新理论学习帮助冲破习惯和经验的束缚,成为求证教育问题基础;二是教师要把那些不言而喻、心照不宣的个人信念、预先假设推到个人理性“审判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理性层面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在训中思”,在思中改善着自己的行为,升华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三是教师要把在培训所感、所获落实在行动上,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真正意义就在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行为的完善,智慧生成,做到“在训中行”。(2)反思践行是培训重要阶段,农村远程教师培训,我们一是要注意引导教师进入实际性的反思践行,要与校本教研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公开课、示范课或学术沙龙等活动巩固培训成果;我们二是要继续通过网络,校际交流为教师展示反思践行的感受、体会和成果的平台,同事犹如一面镜子,可以反射出自己的不足与纰漏,能为进一步行动提供信息资源。(3)反思践行要与本专题学习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既要重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也要看教师反思践行情况。

(六)构建了精细化培训管理方式。

运用集约化的管理思想对培训过程进行管理是模式内核,是培训成败的关键。通几年的探索我们构建了集约化“345”方式,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谓的“345”就是“三级协调、四轮驱动、五种保证”。

1、“三级协调 ”也就是市教育局、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农村校三级协调和分工负责的问题。为了确保培训有序进行,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孙承佳为组长的农村远程集约化培训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经费筹备、制定计划和落实培训政策;市教师进修学校成立远程教育中心,其主要职责组建助学管理队伍,具体组织各类培训;农村校主要职责是选送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培训,并组织校本培训。

2、“四轮驱动”,这“四轮”分别是:其一,行政推动。主要运用教育管理行政力量、学校行政力量、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等形成的合力,引导积极参加远程教师培训以及组织实施各类培训。其二,训教联动。主要是教师将培训中学习的先进理念、方法、课例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以训导教,以教促训,学以致用,教训相长,促使培训学员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真正取得实效。其三,校本促动。农村校促动是确保培训有序进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工作落脚点。其四,发展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参加培训原动力,是最具增殖空间的动力,是动力运用的最高境界。我们通过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增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五个保障”。(1)组织保障。我们通过建立集约化远程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培训中心等组织机构,并赋序相应的职能,从而实现培训有序运行。(2)经费保障。为了确保正常开展,市教育局每年都安排相应培训经费,各农村校也要安排相应经费用于远程培训。(3)技术保障。一是远程教师培训中心配备了董网络会电脑的技术人才;二是通过组织全市农村校的教师进行网络员培训,确保技术力量到位。(4)设备保障。通过三年的努力,市教师进修学校远程教育中心基本配齐了教学所需的设备,农村校教师也基本保证了学习所需的电脑。(5)制度保障。市教育局下发了远程培训的相关文件,从经费、到运作方式都得到政策上支持,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农村校也根据自身的责任和特点制订了相应制度。

(七)构建质量内涵式培训评价方式。

我们在培训中探索形成了一种 “评价三对象,注重质与量,结果三运用”的内涵式评价方式。这种评价从将评价对象分为参训者、培训者、教师所在校三类,评价过程实行质量与数量并重,评价结果实行“三挂钩”。

1、参训者评价。对参训者评价内容主要有三类:一看上网时间、发贴讨论、作业、日志心得、上传资源等数量;二看作业、日志、心得、上传资源质量。是否是原创;是否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是否有创新思维火花。三看岗位研修成果。教育教学案例与评析、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情况调查报告、课例研究报告、课堂实录等。对参训教师评价结果实现“三挂钩”,评价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与晋级晋升挂钩;与继续教育学分挂钩。

2、培训者评价。对培训者的评内容主要有四类:一看学习导引,看作业布置、看组织讨论;二看学习跟踪,看学情通报是否及时、看讨论是否全体参与;三看学习评价,看作业批阅与导引发贴是否注重质量,看班级作业、资源、帖子与简报的被推优次数;四看学习结果,看学员参训率、合格率与优秀率。对辅导教师的评价结果实现“三挂钩”,评价结果与辅导教师的再聘用挂钩;评价结果与辅导教师的报酬挂钩;评价结果与辅导教师评优评先挂钩。

3、对教师所在校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四类:一看远程培训是否有位子,看学校是否有计划,是否有管理方案;二看技术设备,看教师是否有上网的办公电脑,是否有网络管理员;三看送培,看是否按规定选送,相关费用是否报销;四看校本培训,看专培过程原始资料,看教师的听课、评课。评价结果实现“三挂钩”,评价结果与教育局目标管理挂钩;评价的结果与校长提拔挂钩;评价结果与送培指标挂钩。

质效内涵式评价方式的建立,对远程教师培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1)创造远程省培、国培的佳绩。2009年我们组织的省级班主任培训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18%,综合指标居衡阳市第一,跻身全省前列。同年我们组织的省级“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培训,合格率达100%,2010年,我们组织的班主任培训,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30%。(2)形成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风气。双蹲小学很抓教师队伍建设,三年共投资25万元用于校园网和置教师办公电脑,选送参加国培、省培教师多次评为优秀学员。明珠学校以抓教师培训推进素质教育,促教育公平,他们以抓专培来全体教师专业发展,以抓送培来建立骨干教师队伍建,教育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九、研究结果

课题组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一)形成了集约化远程培训基本观点。

集约化远程教师培训就是运用现代集团化管理思想,对区域内教师学习资源,管理要素与方式,进行统一、精细化的运作与协调,从而实现培训由数量外延型向质量内涵型转变。具体来说:

1、全面的教师素质观。全面的教师素质观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作为教师个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二是作为教师队伍整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我们认为教师个体素质由师德水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为师之魂,专业知识和文化底蕴则是为师之本,教育实践能则是为师之能。从结构特点和形成规律来看,教师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需要不同的条件和环境。有效的教师培训就在于创设一个适宜的环境与条件。

我们认为教师队伍应是一个宝塔结构。教师培训就是要让宝塔顶尖的名优教师成为农村教育改革的领头雁,通过他们的成长引其他教师的成长;让宝塔中层的骨干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中流砥柱,通过他们的成长来展示教育教师队伍生命活力;让宝塔底层的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基石,通过他们的成长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实现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和全面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2、集约化的教师学习资源观。也就是立足县(市)区对国家、省级和本市教师学习资源进行开发、整合,使国家、省级资源溶入地方特色,以接“地气”,使地方教改资源通过锤炼、提升,以赋“底气”,实现教师学习资源的全面优化,从而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学习需要。

3、精细化的组织管理观。也就运用集约化思想对县(市)区域远程培训的各管理要素和方式进行统筹规划,以实现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形成有效的学术支持系统和非学术支持系统,以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参加远程培训,充分调动培训者和管理者工作积极性,实现农村远程培训效益最大化。

4、质效化内涵评价观。也就是要运用集约化思想将远程教师培训评价由数量粗放型的评价方式转向以注重质量内涵式评价型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参训者学习时间、作业、日志、心得和上传资源的数量,还关注这些项目的质量和在职成长;不仅关注培训者的学习导引、学习跟踪、学习评价和技术支持的过程,还关注学员学习结果;不仅注中小学送培数量和校本培倒蹋构刈⒔淌Φ淖ㄒ捣⒄购徒萄е柿康奶岣摺?SPAN lang=EN-US>

(二)构建了集约化远程培训模式。

本模式由三部分组成,导学,管理和评价。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如下:

1、集团化的导学。也称“1234操作方式。即“每年一中心、推动两主线、培训三依托、教学四步棋”。(1)“每年一中心”即就是根据我市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每年都确定一个农村教育中要解决的中心议题。(2)“推动两主线”,就是通过“选培”和“专培”两条主线进行培训。(3)“培训三依托”,即依托网络培训、依托集中培训、依托校本培训构建的混合式培训。(4)“教学四步棋”,即培训通常通过“问题入手——炒热聚焦——专家引领——反思导行”等四步完成。

2构建了一种精细化的管理机制。也称“345机制,即“三级协调,四轮驱动、五个保障”。(1)“三级协调 ”也就是市教育局、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农村校三级协调和分工负责的问题。(2)“四轮驱动”,这“四轮”分别是:行政推动、训教联动,校本促动、发展带动。(3)“五个保障”。也就是,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技术保障、设备保障、制度保障。

3、质效内涵式评价方式。简略说就“评价三对象,注重质与量,结果三运用。”(1)评价三对象。即将评价对象分为参训者、培训者(包括辅导教师、班主任、技术员)、教师所在校三类。(2)注重质与量。对参训者评价既要注学习时间,作业、讨论、上传资源量,还要注意质和岗位实习等问题。对培训者评价不但要看他对参训者学习的导引、跟踪、评价和技术支持情况,还要看参训者学习结果和专业发展情况。对中小学评价评价不仅要看送培、校本培训情况、学校设备和技术力量,还要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3)结果运用。即对参训者评价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与晋级晋升挂钩;与继续教育学分挂钩。对辅导教师的评价结果与辅导教师的再聘用挂钩;评价结与辅导教师的报酬挂钩;评价结果与辅导教师评优评先挂钩。对中小学的评价结果与教育局目标管理挂钩;评价的结果与校长提拔挂钩;评价结果与送培指标挂钩。

(三)拓宽了全市教师的专业视野,提升了职业境界,促进了专业发展。

三年多来,我们运用集约化远程培训模式,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分层分类的全员培训,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了职业境界,全面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涌现了许多教书育人先进事例。

1.涌现了一批乐于奉献,扎根山区的青年教师。塔山中心学校青年教师肖敏听过吕尚霞、邓宇翔的先进事迹后,在博客留言,“吕尚霞、邓宇翔用事实告诉我们,教师的幸福不是物欲满足、经济成功,是乐在孩子中,乐在课堂中。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为人生三乐之一大概源于此吧!我们山里的孩子这样纯朴怎么不叫我其乐无穷呢?”双蹲小学为了充实教学力量,想把肖敏调到该校。肖敏老师说“城里的孩子已有了那么多的好老师,调我去只是锦上添花,我在这里倒是给山里孩子雪中送碳。”现在肖敏老师所在的中心校没有一个向领导提出要进城的。

2.涌现一批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立志成就名师的教师。国培学员蒋水娥在结业典礼上说“人们说,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造。我要在不懈的探索与创造中,让我的学生更爱我,更爱我教的学科。”“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学员李晓明在博客上说,“教师职业让我在‘三更有梦书作枕,半床明月半床书’的淡静,让我在与大师心灵的交往中找到灵魂的栖息地,让我在与学生交往中感受到青春永驻,让我在追求教学真善美中获取幸福的感觉。”学员汤钊在网上讨论说,“培训使我深深感到自己读书不够,一桶水已经远远适应不了现代教育形势,新时代呼唤教师有一眼活泉,提供给学生源源不断的活水。我会以本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把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在集约化远程教师培训引领下,我市许多中小学教师正在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立志成就名师。

 

(四)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阶段性成果。

唐永红、郝绍华的《中国远程教育及其区域与学科均衡性分析》,在全国社科类核心期刊《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上发表。唐永红、伍艺凭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模式访谈调查设计》,在《当代教育论坛》20117期发表。胡小军的《构建教师远程学习科学评价机制》,在教育部主管的全国社科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8期)上发表。唐永红、郝绍华的《试论通过加强远程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在《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9月刊上发表。伍艺凭、郝绍华、胡彦新的《农村远程教师培训的聚焦导行法》,将在《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年第10期)上发表。胡小军的《简论教师远程培训中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规范与评价》,将在《教师》杂志(201112期)发表。

十、研究反响

课题开题以来,我们在做好自身研究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与兄弟学校单位、学术团体、教研部门、高校以及媒体联系与合作。我们既介绍我们的做法与经验,也谈及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寻找专家和同行指导。

我们运用集约化培训模式在我市中小学教师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一是培训模式得到了全市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认可,他们都积极参与了培训和管理。无论是国家、省级选培,还是全员的专培都凝聚了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二是集约化培训模式的构建与运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积极性,由以往“小数人餐”,变成了“大众营养餐”。也正如老师贺国俊说“过去谈培训总是青年人的事,我们老教师心理想去也不好说。现在这个培训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让我们这此老教师也学到了不少新的东西,有时心理都好象还有年轻了些的感觉。”三是教师得到全面的成长。以往的教师培训不是讲新理论、新知识,就是讲新方式、新模式,教师形象、教师职业道德谁也不管。集约化培训是在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身边的教书育人模范教育、感化全市中小学教师。贺国俊说,“我原以为现在没有几个教师在老老实实教书,通过这次巡回报告和网络交流,让我感觉得多数的教师还是默默无闻地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们构建和运用的集约化培训模式得了省内专家和同行的好评。先后有衡东、资兴、攸县、耒阳等地的教师进修学校慕名来我校参观学习。耒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李小卫同志称赞,“集约化模式是教师远程培训发展的方向,将会成为我国农村远程教师培训的主流模式。因为它用连续三年100%合格的奇迹展示着它的魅力,是用全体教师得到发展的事实说明科学性和实用性。”资兴教师进修学校教科室主任欧亚南说“常宁的集约化模式的构建体现了研究者公平、和谐的教育思想,是不凡教育智慧和丰富教师培训经验,集务实的作风和创新的精神于一体。”

我们构建的模式得了省内外媒体和主管领导的关注。20092月《教师》以《以人为本,求实创新,构建“四化”教师教育新模式》为题对我校教师远程培训及校本培训等进行了专题报道。2011818日《衡阳日报》以《探讨集约化培训新模式》对我们利用集约化模式进行教师远程培训与科研进行了报道。2011常宁网对我市运用培训模式进行了全面报道。201010月,在教育部开展的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国培计划”)辅导者培训开班仪式上,我校成为经验推介单位;20114月,我们作为国培组织单位,在湖南省组织的“国培”总结表彰会(张家界)上,作了《“国培”春雨润常宁》的典型发言。我们的培训模式与经验做法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扬。

十一、问题及讨论

由于研究水平和精力有限,课题组虽然基本上完成了预设计的各项研究任务,但也有些工作还不够完善,同时也发现了一时新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或深入探讨。具体来说:

1、教师学习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是提高培训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几年来,我们开发了本地教师学习资源。我们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的,一是通过国培、省培辅导教师以作业、讨论等方进行培训,二是通过本市继续教育网、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进行的。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感觉有如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基层开发缺乏引领;二是国家、省级资源开发又未关注基层。

2、技术设备依然培训最难解决的问题。在远程教师培训中,乡村教师工作量大,有学习办公电脑很少。很多村小教师要上网吧学习,这一是给教师经济上增加了不少的压力,二是给教师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从而严重制约广大教师的学习与培训。

3、国培、省培网络学习资源在学习结束就关闭了,教师再也不可能重新巩固和学习,有待进一步开发上述配套纸质资料。

以上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



[] 林民丽,情境学习理论支撑下的基于问题的网络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

[] 程思岳,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中小学教师混合型继续教育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9)。

[] 赵健,传播理论视野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发展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

[] 周速,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J],电化教育研究,20076)。

[] 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74.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进修论坛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教学评议 学员服务 联系方式 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
常宁市教师进修学校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常宁市冷水村   联系电话:0734-722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