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远程培训 > 详细内容
常宁进修第一次国家级远程培训工作总结
阅读次数:2349  字体大小: 【】 【】【

2006暑期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

湖南省常宁市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培训点工作总结

据教育部教师司【200633号“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的通知”精神,第一批全国万名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项目于2006年暑期正式启动,全国共47个示范性培训中心承担了此次培训任务。由我中心承担的湖南常宁地区2006年暑期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第一批200名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从85日开始,至819日圆满结束。本次暑期远程培训工作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负责,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承办,学员在培训期间进入此次培训的两个网络平台即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www.cersp.com)和全国教师网联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www.teacher.com.cn),通过每天收看课程视频,进入互动空间参与讨论、交流,在线学习了《学生学习》、《教师成长》、《课堂教学》等三个专题课程,取得了满意的学习效果。现将本次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工作汇报如下:

一、各级领导对远程培训工作认识深刻,高度重视培训工作。
  此次培训工作,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各培训点领导的高度重视。在712日参加了教育部的各省培训点负责人电话会议后,中心校长郝绍华就积极筹备远程培训各项事宜。其时正值教师暑期培训的繁忙时候,学校校园网交换机又刚遭雷击被损坏,郝绍华同志一边安排好学校的各项工作,一边积极与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市教育局领导联系,取得了各级领导对此次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市教育局孙局长于715日会同中心领导召开了专题会议,会上确定了此次培训工作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并对此次培训工作的实施作了初步的布置和安排。82日,即在此次培训班开班前夕,市教育局主管师训工作的雷局长又召开各培训点负责人及技术人员会议。会议强调,各级负责人要充分认识此次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因为它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新课程远程培训,对今后教师培训的模式,培训部门的职能功效,教师参与学习进修的观念认识等所产生的影响都无法估量。会议要求,各级负责人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此次培训,认真组织落实好此次培训工作,并要就远程培训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及时反馈和总结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将来远程培训的实施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84日,所有参加此次培训的教师及各负责人在我中心举行了隆重的开班典礼。会上再次向与会人员阐明了此次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并进一步明确了此次培训工作的目的要求。

二、严格落实培训方案,扎实做好培训过程的管理工作。

1.建立机构,落实措施
根据教育部教师司【200633号“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新课程

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的通知”精神,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成立了由常宁市教育局主管师训的雷向林局长、中心校长郝绍华、师训股长陈康发等三人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协调此次远成培训工作。同时成立了项目工作小组,由中心校长郝绍华和唐永红老师担任本次培训总班主任,由教育部聘请的李有元、孙有坚老师担任本次培训总指导老师,由中心张明老师负责本次培训网络技术保障。又在中心之下设了白沙松柏洋泉水口山市七中宜阳小学宜阳镇等七个培训点,每个培训点设专职管理人员及技术指导老师各一名,专职负责本培训点的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

 2.分级负责,加强监督
  1)抓好入学教育
  首先我们利用开班典礼的这一学员全部集中的难得机会,市教育局领导、中心领导对学员进行了入学教育、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让学员明白本项目的重要意义,使学员真正懂得自己肩上的责任,端正学习态度,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适度分散,相对集中
  为了加强培训过程学员管理工作,结合远程培训这种新的培训模式,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适度分散,相对集中的组织形式。通过学习中心与各培训点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实行分级负责,各施其职。每一个培训点,我们都配置了一个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并对他们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明确彼此的责任。一是对于学习期间学员的纪律问题、生活问题则由各点负责人负责,通过他们与中心班主任联系,切实解决他们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使学员感到整个培训工作有组织的进行,生活后勤有保障,保障学员在培训过程中能专心学好知识,扎实掌握技能。二是对于学员学习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则由各点技术员负责,通过他们与中心负总责技术工程师联系,确保学员学习期间网络畅通。

3)加强检查,认真考核

整个的培训,我们要求每个培训点坚持上午组织学员集中收看视频讲座,下午就当天话题的开展讨论活动;要求每个学员每门课程学习结束后都必须提交一份有质量的学习小结,工作小组将汇编学员作业、学习小结。学习结束后,严格按照评价标准,对本次培训中学员出勤情况,在线学习过程中发表的文章数、评论数、点击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数、简报引用数等进行全面汇总,选出优秀培训点、优秀学员。由市教育局给予表彰,并在全市暑期教师培训会上通报表扬,对于表现较差的培训点及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将培训结果纳入教育局目标管理考核,同时将评估结果报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在培训的过程中,市教育局孙局长、主管师训工作的雷局长、中心校长郝绍华及师训股领导多次到各培训点检查督促培训工作,与学员开座谈会了解教学情况,抽查考核学员,检查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培训平台,通过在线简报、通告、讨论等多种形式公布学员每天的学习情况,让各培训点负责人、中心负责人、市教育局领导能随时掌握学员的学习动态,了解学员的学习进程。

由于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整个的培训工作中没有出现任何学员违纪违法问题,绝大多数学员都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认真做好评估工作,积极探索远程培训模式的意义。

对于此次远程培训,中心一开始就明确了十六字的工作方针,即积极探索,深入反思,认真评估,着眼未来。在十五天的学习期间,中心结合每个阶段的学习,先后组织了三个阶段性的总结。每个阶段总结都就学员的学习情况作了认真的分析,努力引导学员对远程培训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及时总结了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下一个阶段的学习。通过15天的学习,学员们普遍反映,这次培训的内容与自己的教学实践非常吻合。教授、博士们高屋建瓴的讲解、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帮助教师解决了许多教学实践中、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遇到的许多问题和困惑,使自身知识面得到了拓宽,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讲师团中不少的老师如幽默风趣的刘华良教授,美丽温和的曾琪老师,清香如茶的余文森教授,认真细致的陈燕香老师都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历经了最初的不适应之后,学员们对远程培训的在线学习模式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大家认为这种平等的交流环境,与大师近距离的亲密接触,同学员们的热切讨论都极大的冲击了头脑中固有的观念,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许多学员在培训的过程中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与畅快,大家纷纷借助网络这个平台,第一次喊出了“我学习,我快乐!”的声音。许多学员在学习中的优异表现得到讲师团老师、指导老师、班主任老师和学员们的认可。如水局中心校的胡冰颖、岳文军、童瑛,洋泉中学的邓远文、邓桂华,宜阳小学的唐慧君、龙丹、钟丽萍,八中的吴尚云、廖满林、郑智明,西江小学的詹慧群,松阳完小的刘艳、刘新华,他们认真收看每位讲师的精彩课程,积极参与班级交流,深入反思课程内容,踊跃发表个人见解,极大的提高了自身的认识,有力的推动了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建设。学员们都表示这次不但要学有所获,更重要的一定要做到学有所用,要把学到的知识回到学校后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决不辜负教育部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期望,为常宁的教育事业发展和经济的振兴贡献力量。

四、深入反思,着眼未来。

   历时十五天的学习,我们虽说看到的更多的是收获,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东西依旧很多。

(1)对于远程培训这种模式的认识还有待深入。

远程培训的模式,由于运用了最现代的网络技术,它具有经济、便捷、沟通更平等、接触更亲密等特点,它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特征,代表着培训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对照我们的思想,我们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视角来看待远程培训这个新生的事物。

一是从领导的角度来讲,我们培训初期有七中、洋泉、白沙等三个培训点因为网络故障而造成前三天学习度没法参加,这至少就说明由于我们对远程培训所需的硬件环境认识不足,结果使得准备工作不够充分而造成了培训工作的被动。

二是从学员的角度来看,由于远程培训的载体网络本身就是一个高度自由,人人平等的空间,故学习的完成更多的是取决于自身的自律。本来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培训,全国几千万的老师仅有我们万人参加,且又能拥有与不少大师零距离亲密接触的机会,按理是足以吸引我们的学员投入到学习之中的了。可是我们个别学员却始终未能游离于外,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听任错过。再者各位老师在学习中参与讨论的情况来看,我们讨论的主题显得过于分散,集中的程度非常不够。这样往往没有拓展问题的讨论空间,形成不了对某一问题的深入认识,也就不能从更深的角度激发大家对问题的反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2)对于教师远程培训的制约机制刚性化亟待加强。

由于受教师评价机制导向的影响,教师学习的内驱力缺乏,对于各种培训往往持应付了事的态度。而作为承担教师培训重任的培训中心又由于行政职能的缺乏,对教师学习的刚性约束能力是远远不够。再加之远程培训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度比较高的培训模式,故中心虽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了“适度分散,相对集中,分级负责”的管理方式,并多次通过培训平台在线通报了学习情况,但个别教师的学习质量依旧是差强人意,整个学习期间只是发表了一两篇文章,参与过一两次评论,连最起码的学习任务也未完成不了。整个学习过程更是有松柏培训点松柏中心校的朱珍华,宜阳小学培训点的詹迎春、尹朝晖,宜阳镇培训点双蹲小学雷小志、西江小学谭艳萍、夏联小学谭明霞、彭小翠、黎小英等八位老师未参加学习。故相比较传统的培训,远程培训的约束机制的加强更为突出,如何实现对远程培训的有效管理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对于远程培训的硬件环境有待改善。

通过此次远程培训我们发现,我市各中小学装配的校园网各工作站的配置都是WIN98的无盘工作站。这种配置对于目前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学是足以胜任了,但对于远程培训来讲,这样的硬件环境还需进一步升级。希望在结合远程培训各培训点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将各培训点的工作站升级至WINXP的有盘工作站。

 

                               常宁市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2006-08-19

本文源自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链接点是: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进修论坛 在线留言
人才招聘 教学评议 学员服务 联系方式 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
常宁市教师进修学校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常宁市冷水村   联系电话:0734-7221504